远离细菌,守护健康:正确洗手,呵护你我

远离细菌,守护健康:正确洗手,呵护你我

洗手,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动作,却是预防疾病传播、守护健康的重要防线。我们的双手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物体,不知不觉中沾染了无数细菌、病毒和污垢。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可能潜藏着威胁,通过接触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部位,入侵我们的身体,导致感冒、腹泻、流感等疾病。因此,养成勤洗手的习惯,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,对于维护个人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。

洗手的重要性

* **预防疾病传播:** 细菌和病毒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。洗手可以有效清除手上的病菌,切断传播链,减少感染风险。
* **降低感染风险:** 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,可以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、肠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率。
* **保护个人健康:** 清洁的双手可以减少病菌入侵身体的机会,增强自身抵抗力,维护身体健康。
* **保护他人健康:** 洗手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,也是对他人负责任的表现。通过洗手,我们可以避免将病菌传播给家人、朋友和同事,共同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。
* **公共卫生意义:** 在公共场所,洗手是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措施。尤其是在医院、学校、餐厅等场所,洗手可以有效控制病菌传播,保障公众健康。

何时需要洗手?

以下是一些需要洗手的常见情况:

* **饭前便后:** 这是最基本的洗手时机。饭前洗手可以避免将手上的病菌带入体内,便后洗手可以清除排泄物中的细菌。
* **触摸公共物品后:** 如门把手、电梯按钮、扶手等,这些物品可能沾染了大量细菌。
* **接触动物后:** 宠物身上可能携带细菌和寄生虫,接触后务必洗手。
* **擤鼻涕、咳嗽或打喷嚏后:** 用纸巾遮掩口鼻后,应立即洗手。
* **处理垃圾后:** 垃圾中含有大量细菌和污垢,处理后必须洗手。
* **外出回家后:** 外出期间,双手接触各种物品,回家后应及时洗手。
* **照顾病人后:** 照顾病人时,接触病人的身体或用品后,应立即洗手。
* **触摸伤口前后:** 在处理伤口前后,都需要洗手,以避免感染。
* **佩戴口罩或摘下口罩前后:** 佩戴和摘下口罩时,双手可能会接触口罩表面,因此需要洗手。
* **任何感觉手脏的时候:** 只要感觉手脏,就应该及时洗手,不要犹豫。

正确洗手步骤(七步洗手法)
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推荐的七步洗手法,能够有效清除手上的病菌。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七个步骤,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。

**1. 湿润双手:**

* 首先,打开水龙头,用流动的水充分湿润双手。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,以舒适为宜。
* 确保双手每个部位都被水打湿,包括手掌、手背、指缝、指尖和手腕。

**2. 涂抹洗手液(或肥皂):**

* 取适量洗手液(或肥皂)于掌心。如果是使用肥皂,可以先将肥皂打湿,然后用双手搓揉起泡。
* 洗手液或肥皂的用量不宜过多或过少,以能够充分覆盖整个手部为宜。

**3. 认真搓洗:**

* 这是洗手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,需要认真搓洗双手,确保每个部位都被清洁到。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搓洗:

* **掌心对掌心搓揉:** 将双手掌心相对,用力搓揉,使洗手液或肥皂充分起泡,清洁掌心。
* **掌心对手背指缝搓揉:** 将右手掌心覆盖在左手手背上,十指交叉,搓揉指缝,然后交换双手,重复此动作。这个步骤可以有效清洁手背和指缝。
* **掌心对掌心指缝搓揉:** 双手掌心相对,十指交叉,搓揉指缝。这个步骤可以进一步清洁指缝。
* **双手互握搓揉指背:** 将手指弯曲,双手互握,搓揉指背。这个步骤可以清洁指背。
* **拇指在掌心旋转搓揉:** 用右手握住左手拇指,旋转搓揉,清洁拇指。然后交换双手,重复此动作。这个步骤可以清洁拇指。
* **指尖在掌心旋转搓揉:** 将右手五指并拢,指尖在左手掌心旋转搓揉,清洁指尖。然后交换双手,重复此动作。这个步骤可以清洁指尖。

* 每个步骤至少搓揉5次,整个搓洗过程至少持续20秒。可以使用计时器或唱一首短歌来确保搓洗时间。

**4. 彻底冲洗:**

* 打开水龙头,用流动的水彻底冲洗双手,将洗手液或肥皂残留物冲洗干净。
* 确保双手每个部位都被水冲洗到,包括手掌、手背、指缝、指尖和手腕。
* 冲洗时,避免用脏水溅到身上。

**5. 擦干双手:**

* 用干净的纸巾或烘手机将双手擦干。
* 如果是使用纸巾,建议使用一次性纸巾,避免重复使用。如果是使用烘手机,要确保烘手机干净卫生。
* 彻底擦干双手,保持手部干燥,可以减少细菌滋生。

**6. 关闭水龙头:**

* 使用擦手的纸巾关闭水龙头,避免刚洗干净的手再次接触水龙头上的细菌。
* 如果没有纸巾,可以使用手肘或手腕来关闭水龙头。

**7. 特殊情况:**

* 在没有水和洗手液的情况下,可以使用含有至少60%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来清洁双手。
* 将免洗洗手液涂抹于双手,搓揉至少20秒,直到完全干燥。

选择合适的洗手用品

* **洗手液:** 选择温和不刺激、含有滋润成分的洗手液,避免过度清洁导致手部干燥。
* **肥皂:** 选择抗菌型肥皂,能够有效清除手上的细菌。使用后,将肥皂放置在干燥的地方,避免滋生细菌。
* **免洗洗手液:** 选择含有至少60%酒精的免洗洗手液,能够有效杀灭细菌。但要注意,免洗洗手液只能作为应急情况下的替代品,不能完全代替洗手。
* **纸巾:** 选择柔软吸水的纸巾,避免使用粗糙的纸巾擦伤手部。

儿童洗手注意事项

* 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,并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。
* 儿童洗手时,家长可以协助孩子搓洗双手,确保每个部位都被清洁到。
* 为儿童选择温和不刺激的洗手液或肥皂,避免刺激孩子娇嫩的皮肤。
* 鼓励孩子在玩耍后、饭前便后等时机洗手。
* 通过有趣的方式,如唱洗手歌、制作洗手小游戏等,提高孩子洗手的积极性。

公共场所洗手注意事项

* 尽量使用感应式水龙头,减少接触机会。
* 如果使用的是按压式水龙头,可以使用纸巾包裹水龙头,避免直接接触。
* 使用公用洗手液或肥皂时,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容器,可以使用纸巾或手肘按压。
* 使用烘手机时,尽量避免靠近烘手机,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。
* 洗手后,使用纸巾擦干双手,并用纸巾关闭水龙头。

洗手常见误区

* **用水冲一下就算洗手:** 仅仅用水冲洗,无法有效清除手上的细菌。
* **用湿纸巾代替洗手:** 湿纸巾的清洁效果有限,不能完全代替洗手。
* **洗手时间不够:** 搓洗时间过短,无法有效清除手上的细菌。至少要搓洗20秒以上。
* **只洗手掌:** 洗手时,要注意清洁手掌、手背、指缝、指尖和手腕等每个部位。
* **用毛巾擦手:** 毛巾容易滋生细菌,建议使用一次性纸巾或烘手机擦干双手。
* **水温过高或过低:** 水温过高会损伤皮肤,水温过低则不利于洗手液起泡。建议使用温水洗手。
* **洗手后不擦干:** 潮湿的手部更容易滋生细菌,洗手后要彻底擦干双手。

洗手与疫情防护

在疫情期间,洗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。勤洗手是预防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更加重视洗手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
* **外出回家后,立即洗手。**
* **接触快递、外卖等物品后,立即洗手。**
* **在公共场所接触公共物品后,立即洗手。**
* **咳嗽或打喷嚏后,立即洗手。**
* **戴口罩前后,立即洗手。**

通过勤洗手,我们可以有效减少感染风险,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

结论

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、守护健康的最简单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。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,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,对于维护个人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勤洗手,讲卫生,共同守护健康!
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了解洗手的重要性,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。记住,勤洗手,益处多,健康生活靠你我!

0 0 votes
Article Rating
Subscribe
Notify of
0 Comments
Oldest
Newest Most Voted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